当前位置:首页 > 家具
  •   
  • 家具大联盟主角由红星美凯龙担当


    作者: admin 更新时间: 2012-4-23 9:58:38 来源: 中国著名品牌网 【字号: 】 浏览
    小编语:中国著名品牌网编语家具大联盟主角由红星美凯龙担当。随着昨日红星美凯龙与北京六大著名家具品牌正式组建“保障房家居专供服务联盟”,一批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便宜三成以上的保障房定制家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星美凯龙与北京六大著名家具品牌正式组建“保障房家居专供服务联盟”,一批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便宜三成以上的保障房定制家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随着昨日红星美凯龙与北京六大著名家具品牌正式组建“保障房家居专供服务联盟”,一批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便宜三成以上的保障房定制家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昨日,红星美凯龙与意风、百强、强力、非同、爱依瑞斯和荣麟世佳等六家北京市场上的高端知名家具品牌联合宣布,组建京城首个“保障房家居专供服务联盟”,由红星美凯龙向六家企业定制、采购、包销的方式,专门针对保障房业主推出合适的产品。

    编者注意到,六家家具企业专门针对保障房推出的家具是市场上常规家具的“改良版”,考虑到保障房业主的年龄层次和支付能力,主要体现时尚、环保、耐用、经济、多功能等特点,如某品牌家具文化含量高、工艺精湛,通过材质的变化,以板木结合的形式来满足保障房的需求;强力家具比红星美凯龙更早关注到北京的保障房,已经做了一整套的原创设计,功能、款式、材质都非常适合;爱依瑞斯产品链很长,最重要的是它的产品够时尚,非常吸引年轻人。红星美凯龙京沪、西南大区总经理 王伟(微博) 表示,这六个品牌是从20多个品牌中挑选出来的,主要是基于品牌的影响力及其社会信誉和企业的研发能力,而这六个品牌涵盖了板式、板木、软体类家具等,基本上能满足保障房业主的全部需求。

    在联盟成立之日,红星美凯龙向六大家具品牌抛出了6亿元的保障房专供家具采购大单。与市场上常规家具相比,保障房专供家具要便宜30%-35%。

    “一套80平方米的保障房,全部家具2万块钱足够了。”意风家具董事长温世权表示,定制的保障房家具在保持原有高品质的同时,之所以很便宜,主要是采购、生产流通、渠道三方面进行“挖潜节流”。“之前板式家具的板材利用率在87%-88%,但是定制的话,可以达到92%-92.5%。”

    在房产调控从紧的大趋势下,今年以来家居企业经营不太乐观。生产企业埋怨租金太贵,流通企业营销束手无策,而巨大的保障房商机对于定位中高端的家居企业来说又可望不可及,保障房专供服务联盟的成立为拉动保障房需求开辟了一条新路。

    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将竣工交付的保障房达9万套,以每套房配置2万元家具计算,将是18亿元的大蛋糕。“目前,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是越做越高端,但我们应该看到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才能把握商机。”王伟表示。

    关闭窗口】【我要打印
    上一篇: 儿童实木家具十大品牌排行榜揭晓 下一篇: 创意家居让您的生活精彩不断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品牌大全
    中国著名品牌展播
    热门文章
    部门单位:
    中国经营报 21世纪经济导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证券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凤凰卫视(凤凰网) 胡润百富团队
    品牌,让中国更受尊重;品牌是卓越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产品、企业服务等各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表现。中国著名品牌均是行业中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品质最好、服务最到位的品牌;其在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及品牌形象、品牌价值等都处于行业领导地位;中国著名品牌的公信力、权威性彰显品牌实力,均是消费者满意度、认可度、追崇度较高的品牌!
    中国著名品牌网 版权所有 未经中国著名品牌网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网站合法备案号: 国家ICP备1106394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北京外经贸大厦18楼 咨询热线:010-51294380(10线) 传真:010-58857208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beijing@china2000.org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