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恶性竞争花样百出。餐饮行业存在种种乱象,餐饮具质量不达标,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餐饮行业存在种种乱象,餐饮具质量不达标,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业界人士呼吁,餐饮具消毒业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政府部门应提高准入标准,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创新监管方式,生产企业亦应强化行业自律做好使用中国十大消毒柜品牌。 近日,有关于消毒餐饮具质量难保的系列报道引起了行业界、主管部门及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多头监管权责不明
赵海金曾任老家县委政研室主任,对行业乱象有着自己的思考。“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餐饮具消毒在生产、使用环节有卫生、食药监、工商、环保、城管等多个部门介入,这种‘多头管理’容易导致‘有利争着管,出事踢皮球’的情况。”赵海金说。
据现行法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进行卫生监督抽检,依法查处不符合卫生规范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的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则核发营业执照。
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具消毒企业老板表示,“卫生部门是近两年才逐步加强抽检力度,但抽检方式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他们主要是去市场抽检,没有直接去到厂里。更为重要的是,应该由他们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迟迟不出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本应承担更多的职责,他们如果经常去餐饮店查处不达标餐具,对餐馆是一种震慑。”
恶性竞争花样百出
2007年,年届退休的赵海金在湖南老家看到了一则消息:广州餐馆碗筷将集中“洗白白”。
“广州当时开了一个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大会,提出将由专业的消毒公司对每天回收的餐具进行粗洗、消毒液浸泡、高压、高温水流处理,无菌密封后分送到各个酒店餐厅和食堂。恰巧我有朋友在日本做餐饮具消毒,我了解过这个行当,当时就琢磨去广州做这个生意。”赵海金说。
赵海金表示,餐饮具消毒是一个新兴行业,刚开始竞争并不激烈,但由于缺乏行业准入标准,市场很快就乱了起来,同行业恶性竞争在所难免。
“我以前在黄埔区有2000套左右的供货量,但被同行一个个撬走了。说起来你可能都不相信,有一家企业为撬我的单想出了一个绝招,他用医用注射器把浓茶注射到我的一套定型餐饮具里,然后由老板出面,说我的质量有问题,提出停止供货。”赵海金说。
消费者权益谁来保护?
从业者说
餐饮店只顾赢利,尽量选择低价餐具;行业门槛低,同行恶性竞争变相压低产品质量;部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暴露了餐饮具消毒业生产链条的脆弱、市场环境的混乱。而这一切,广大普通消费者却是最终的买单者、受害者。
此外,由于餐饮店向顾客单独收取1元钱的消毒餐饮具使用费,本身存有一定收益。早有消费者提出,认为餐饮业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餐具、纸巾等,是法定义务,不得另行收费。
“餐饮具消毒业现在是个连环套,要破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严格的准入标准。”广州洁祥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云辉曾与全国各地的消毒企业、管理部门有广泛接触,“就拿湖南来说,省卫生部门出台了专门的餐饮具消毒企业卫生规范,内容包括厂房设计、环境布局、卫生及设备要求、生产操作人员卫生要求等方面,界定非常仔细。”王云辉说。
赵海金认为,“广州有必要从更高的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考虑人大立法,将行业准入、监管部门职责、企业职责、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一并考虑。”据其介绍,《南宁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管理条例》近日获人大通过,待报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
26日,记者接到兴隆山镇居民的报料,在兴隆山镇农贸中心附近有一家名叫光明餐具配送消毒中心的加工点设在装潢材料加工厂院内。在没有牌匾、没有任何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每天向附近饭店输送所谓“消毒”后的餐具,卫生情况令人堪忧。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餐饮行业恶性竞争花样百出”,转载时请保留文章版权来源网址中国十大品牌网家具十大品牌专题:http://www.china2000.org/jia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