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衣柜
  •   
  • “五看”让“山寨”衣柜无处逃身


    作者: admin 更新时间: 2012-6-30 10:34:04 来源: 中国著名品牌网 【字号: 】 浏览
    小编语:“五看”让“山寨”衣柜无处逃身。目前中国十大衣柜品牌定制衣柜行业竞争激烈,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山寨”品充斥市场。

    五看”让“山寨”衣柜无处逃身。目前中国十大衣柜品牌定制衣柜行业竞争激烈,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山寨”品充斥市场。

    目前中国十大衣柜品牌定制衣柜行业竞争激烈,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山寨”品充斥市场。美澳衣柜教您“五看”让“山寨” 衣柜无处逃身,买到称心如意的正品。

    一、看板材

    选购时通过简单的“望”“闻”“问”“切”来看板材。“望”主要用来看板材的切割面是否完整,有无崩边现象;“闻”主要是用鼻子去闻柜体内的气味来初步判断板材的环保级别,有很强刺激性气味的衣柜很可能是甲醛含量较高、板材不合格的“山寨”;“问”,即询问专卖店导购板材的环保级别是否达标,并要求其出示相关的检验报告和证书;“切”主要是用手去触摸板材切割面与封边条连接的地方是否有刺手的感觉,好的衣柜品牌触摸上去感觉很光滑和平整。

    二、看货品包装

    正规衣柜品牌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包括封边胶上全部都会印有公司的LOGO,采用统一正规包装;同时,包装箱上会标明客户的地址、货物的数量等内容;对于部分细小的五金部件也会分层包装,极为细致。而山寨产品的外包装,肯定没有那么细致严谨。

    三、看工艺细节

    “山寨”衣柜板材通常用国产的小型设备来加工,易出现剧齿、崩边、崩孔等现象。它们的封边,一般技术较为粗糙,封边和板材有明显的“界线”,整体性不强,封边与板之间有黑线出现,边角封边交接处不平整,甚至为了节省成本只封见光面一个边,层板的其他三面不封边。这样做无法阻止甲醛的释放,而且会降低板材的防潮性,时间一长,层板就有可能受潮膨胀变形,甚至表面起皮。

    四、看售后保修卡

    一般来说,多数衣柜品牌的售后保修卡要么在货件包装中随货走,要么由地方专卖店直接提供,但这两种方式都有漏洞,弄虚作假的情况难以避免。因此最保险的做法是售后保修卡由厂家直接邮寄到客户手中,完全杜绝中间漏洞,用户可根据收到的保修卡上的信息,直接联系厂家,核对产品信息。

    五、看物流送货单

    购买衣柜后要求专卖店给出物流送货单,再打电话到物流公司的始发站进行核对,看产品是否原厂生产和发货。有的衣柜品牌只是向经销商输出品牌和产品文化,而产品由经销商在当地加工生产。这样很可能出现“买到的是牌子货,但是产品的质量却和其品牌极不相称”这种情况,所以要看仔细。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五看”让“山寨”衣柜无处逃身”,转载时请保留文章版权来源网址中国品牌网衣柜品牌专题。

    关闭窗口】【我要打印
    上一篇: 定位品牌体系让衣柜行业成熟起来 下一篇: 衣柜审美情趣及科学的发展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品牌大全
    中国著名品牌展播
    热门文章
    部门单位:
    中国经营报 21世纪经济导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证券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凤凰卫视(凤凰网) 胡润百富团队
    品牌,让中国更受尊重;品牌是卓越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产品、企业服务等各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表现。中国著名品牌均是行业中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品质最好、服务最到位的品牌;其在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及品牌形象、品牌价值等都处于行业领导地位;中国著名品牌的公信力、权威性彰显品牌实力,均是消费者满意度、认可度、追崇度较高的品牌!
    中国著名品牌网 版权所有 未经中国著名品牌网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网站合法备案号: 国家ICP备1106394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北京外经贸大厦18楼 咨询热线:010-51294380(10线) 传真:010-58857208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beijing@china2000.org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