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企业家品牌周刊康复器械资讯 → 新闻正文
2024/12/19 9:24:02

康复器械行业简析: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双驱动

本站原创
本文将深入探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双驱动下的康复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及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器械行业正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源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更离不开政策的积极鼓励与引导。本文将深入探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双驱动下的康复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从全球范围来看,康复器械市场需求极为庞大。根据Facts&Factors公司的调查报告,全球康复器械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27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到3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这一增速高于同期整体医疗健康市场的增速,显示出康复器械市场的强劲增长潜力。

  在中国,康复器械市场同样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康复医学体系的逐步完善,康复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15.7亿元,预计到2024年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康复器械的需求人群涵盖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群体、术后人群、自闭症儿童等。其中,老年人群体尤为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将持续推动康复器械市场的增长。

  政策鼓励助力行业发展

  为促进康复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这些政策在税收价格优惠、企业金融服务、财政资金引导、消费支持措施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例如,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通过融资试点、引导基金支持、金融产品开发等方式强化企业金融服务,促进产业创新;同时,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纳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相关财政和新兴产业投资支持范围,推动产业升级。

  此外,政策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基本的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逐步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释放市场需求。

  智能化、家庭化成为发展趋势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鼓励的双重驱动下,康复器械行业正朝着智能化、家庭化及精细化方向转型升级。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器械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化,提高了康复效果。

  例如,康复机器人作为备受市场看好的新技术方向,未来市场规模可达百亿,成长空间巨大。智能医疗机器人能够按照要求自主、安全移动,帮助医生、护士完成部分工作,甚至能够实现全力治疗,有效缓解医疗人员短缺的问题。

  同时,随着“9073”养老格局的形成,即90%的老年人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照顾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家庭市场对康复器械的需求日益增长。家用医疗保健器械产品如医疗手环、智能***椅、电子体温计、血压计等,将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

  国内外企业竞相布局

  在康复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内外企业纷纷涉足。国际知名企业如美国强生、德国奥托博克等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线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国内企业如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等也在快速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国内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虽然呈现出“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但一些龙头企业如翔宇医疗、伟思医疗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结语

  综上所述,康复器械行业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双驱动下,正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器械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智能化、家庭化及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将为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未来,康复器械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