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企业家品牌周刊窗帘资讯 → 新闻正文
2016/4/21 9:08:31

将产能转移 窗帘企业还得“走出去”

本站原创
经济新常态下,产能过剩席卷了各行各业,窗帘行业也没有幸免于难。当前,国内窗帘企业呈散而乱的态势,品牌数量众多,但大品牌屈指可数,行业无序竞争之下,产能严重超出市场需求,并深陷附加值低和恶性竞争的怪圈。当前,窗帘企业转型升级已成必然,但要将产能转移,窗帘企业还得“走出去”。

  走出去方能解决发展问题

  近两年,家居建材行业产能过剩、消费市场日益饱和,窗帘企业深有体会。小品牌、杂牌纷纷败落,大品牌也难逃销售额锐减的命运,情况尚好的企业,其增长速度也开始减缓。窗帘企业纷纷从多方面开始探索解决之道。在产品上,环保成为了新趋势。在模式上,不少企业也在探索互联网O2O,将线上与线下融合,创造新的卖场形式,以求拓展市场。

  如今,转型升级已成了窗帘行业的共识。但企业也许忽略了一个问题:转型成功,仅仅是解决了生存问题,免于被淘汰,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为了生存短兵相接,就算是搅翻了天,企业也难有突破性发展。当前,国内的经营成本逐年升高,已经高于国外的某些市场。窗帘企业需要的是把眼光投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走出去”要找对方向

  经常接触国外市场、稍有实力的企业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在尝试深入境外市场,特别是美国这种利润高的市场,和南美洲有一定经济基础并且发展迅速的市场。美国的消费总量是中国的3倍!人口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但是保持高速增长,吸引着全世界各国的优质移民。美国近年经济回暖显著且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升高,房屋开工量不断增大。美国85%的房屋都是建于1980年以前,经过30多年,很多房屋有翻新的需求。翻新和新建房的需求增长,必然继续拉动美国家居建材市场的快速增长。

  美国家居建材市场零售渠道集中、品牌不多,价格高昂,而随着其需求的渐增,这种供需不平衡使得当地市场(包括大众消费者、建筑商、室内设计师等等)渴望有新的品牌厂商进入,带来更合理的价格。这对国内窗帘品牌来说,无疑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然而,窗帘企业要走出去,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注册、选址、产品选择、人员、仓储、税收政策、包括当地政府及市场资源,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内窗帘企业能否顺利落地,和落地的成本和时间。窗帘企业需找准切入点,才能事半功倍。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