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业行业利润被渠道分薄
据数据统计,某些家居建材产品标价与出厂成本价相差达4倍之多,难道这就代表着这是个暴利行业吗?实则不然,以门业行业为例,门业行业的零售特点是终端折扣大,不少门业标价格很高,但经过促销、团购等名头的打折后,标价与成交价相去甚远,最终成交价往往只有标价的一半甚至更低。“门业行业暴利时代早就结束了,消费者也比以前前更加理性和聪明,买一个马桶至少会比较3至5家品牌,同档次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使得产品的最终销售额大幅缩水”,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厂家也意识到销售、流通环节带来的涨价问题,“厂家直销”、“工厂让利”等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采用,通过将消费者直接拉到工厂仓库看货,给出一个更令人心动的“实惠价格”。
某门业品牌负责人表示,门业行业的高利润已成历史,一方面,随着实原料成本上涨;另一方面,加工劳动量增加,所需的人力成本也大幅提升,两者都最终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他表示,目前门业行业的毛利润率的确高达30%~50%,但去除多种成本之后,目前行业的净利润率在10%~20%左右。
在门业行业来看,毛利30%~50%在行业内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毛利高并不代表利润丰厚,门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有4%,现状堪忧。
而门业虽价高但利润不高的原因之一在于门业属于耐消品,使用周期长,一般家庭买回门业后都可以持续使用数十年,因此回购的机会很少,很少有像服装行业或是其它行业所谓的“回头客”。
门业企业需创新营销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门业行业既是暴利行业又是微利行业。从暴利角度来看,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大概要加价好几倍;从薄利角度来看,近几年,由于内忧外患多重因素,门业工厂和经销商的净利润率大幅降低。单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门业并不贵,但租金等各种成本占比很高,因而使价格背离价值。这一现象反映了传统门业营销模式的极大弊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中国门业行业深刻反思。
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全球资源紧缺,原料价格大幅增长,作为资源性产品的门业成本价必然提高。但整个门业市场消化力的涨幅敌不过原材料价格的增长速度,销售面临困境。而品牌整合,资本运营,企业联盟更趋活跃将是今年家具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各个品牌已经进入了品牌内涵的建设阶段。相关企业之间达成也应合作共存,创新营销模式,达到互补共赢。
业内人士指出,微利将让门业行业面临一场巨大的考验,生存下来的门业企业,必须依靠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面临电商的冲击,门业行业的传统经销商+卖场的营销模式也必须进行改进,体验式消费逐渐热门也指出了新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微利将让门业行业面临一场巨大的考验,生存下来的门业企业,必须依靠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面临电商的冲击,门业行业的传统经销商+卖场的营销模式也必须进行改进,体验式消费逐渐热门也指出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