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日。北京。第五届中国品牌节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给人的感觉是:安检严密,庄重神圣。来自港澳台和中海内地的2000余名**企业领袖与会。上午10时许,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公布第五届中国品牌节开幕。全体起立,国歌奏响,气氛强烈热闹,盛况空前!
去年第四届中国品牌节的主题是“回归与跨越”,提出“中国需要一场品牌革命”。
此次品牌节的主题是“诚信与立异”。怎样推进品牌革命?品牌节的回答是:“诚信、立异、责任”。
就在中国国家品牌在世界空前晋升的时候,我国大地上却连续发生了危及人们健康和安全的严峻质量事件。先是以“三鹿”为代表的奶业“三聚氰胺”事件,然后是有害的食物添加剂,包括台湾的塑化剂事件,直到最近,北京查出了30种桶装水分歧格,更发生了地铁电梯的惨剧!老庶民发出了深深的感叹:“还有什么安全食物可吃?”“还有什么品牌可托?”诚信危机就像风吹不散的乌云,笼罩在神州大地,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
这些恶性的食物安全事件也足以表明,我们应当在全社会鼎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盛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泥土。
连续发生严峻质量事件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一些工业的业态不发达,市场和品牌的集中度不够,企业数量众多,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并不具备必要的技术和治理前提。有的工业业态分散,食物业尤其如斯。像牛奶业,奶源涉及千家万户,难以严格治理。二是监管不到位,出产环节的监管、市场环节的监管,检测手段和尺度设置,都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应该发动社会各个阶层都来介入到监视工作中来。三是道德文化的缺失。很多经营者急功近利,只讲发财,不择手段,甚至发展到不惜“图财害命”的地步。
明确了这三方面的原因,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解决题目。但必需熟悉到,这三方面原因又是不同的。就质量事件来说,业态分散和监管不力是客观前提,道德文化缺失则是根本原因。不捉住这个牛鼻子,这头牛仍是牵不动。
品牌:道德文化的突破点
怎样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和施展著名品牌的气力。
中心领导同道指出,我们说的道德文化应该是同市场经济、**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
这里核心题目是道德和发财的关系题目。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这个题目上,人们的思惟走过了一个摇晃。改革开放以前,只许讲道德,不许讲发财。改革开放以后,可以讲发财了,但很多人健忘讲道德了。孔老夫子早就说过:“正人爱财,取之有道”。道,在这里既是规律的意思,又是道德的意思。掠夺不义之财,历来是为人们所不齿的。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批评教育方面有失误,并不仅仅指狭义上的教育,而首先是指广义上的思惟教育。中国人目前在文化上急需解决的重要题目,就是把发财和道德两者同一起来,做到“生财有道”,“以道生财”。这就是新时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
品牌是什么?它应当是最具道德的贸易聪明。它把发财和道德同一起来了。
品牌文化之道是:诚信、立异、责任。这三点,都是道德和聪明的同一。人们说,品牌是质量,品牌是技术,品牌是营销,品牌是治理,但这些说的都是构建品牌的外在前提,品牌的灵魂则是品牌文化。没有好的品牌文化作为灵魂,质量、技术、营销、治理都会发生题目。
诚信是底线,是生命线。品牌的作用首先是信用,你不讲诚信,没有信用,谁还会再相信你这个品牌?大家都不相信你这个品牌,你还能生存吗?所以品牌的第一个评价尺度是信任度。要像爱护生命一样遵守诚信。我们中国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为什么这么难题?有质量题目,有技术题目,但核心是诚信题目。你的产品都可认为别人贴牌了,说明产品质量没题目,为什么换上自己的牌子就不行了呢?由于你的牌子没有建立起诚信。
过去假冒伪劣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企业不信守合同,还有海内市场上层出不穷的不诚信的质量事故,都在破坏着中国品牌在外国消费者心中的诚信度。做国际品牌,必需从诚信开始!
立异是上线,是能力线。好品牌代表的是特色和精彩,不管是特色仍是精彩,都是靠立异形成的。诚信代表的是做好事,立异则是代表着你做好事的实力和能力。所以,品牌的第二个评价尺度是美誉度。没有立异很难形成美誉度。
责任是热线,是感情线。只有你对员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大家才会喜欢你、支持你。假如你只知道自己赚钱,对谁都不负责,你的品牌怎么会立得住呢?所以,品牌第三个评价尺度是着名度。着名度不仅是知道的意思,还必需包含着你对社会有益而形成的喜爱。
做品牌,从文化理念的角度看,很简朴,那就是“守住底线,突破上线,强化热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犯不诚信的错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立异的努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健忘对社会的责任。
有了这三条,就有了道德和发财相同一的根本途径,就把握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文化的要义,就可以防止那些恶性质量题目的发生。有人以为,质量事故是由于搞品牌才发生的,恰恰相反,所有的质量事故都是违反了品牌文化才发生的。
第一个是缺少感恩思惟。中国传统文化就特别讲良心。老庶民把良心作为做人的最少尺度,他们说,“这小子没良心,不是人”。所谓良心就是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就是感恩。企业搞好了,要懂得感恩,感谢国家的政策,感谢社会的发展,感谢消费者的支持,感谢员工的努力。没有这一切,你发的什么财?假如真诚地感谢他们,怎么会对他们不诚信呢?怎么会对他们不负责任呢?有的人没有感恩思惟,以为发财就是靠自己的本事,老觉得国家该他的,社会该他的,别人该他的,所以,觉得坑别人是应该的,坑得还不够!这样人怎么会讲诚信呢?
第二个是急功近利思惟。他们的心中只想发财,只想快发财,发大财。靠真本事发财不轻易,靠立异发财不轻易,靠信用发财也要有一个过程,他们没有这个耐心,不想长本事,还要快发财。他们发现,靠假冒伪劣发财最轻易,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虚假广告、仿冒名牌、违法经营发财最轻易,于是天然就走上了不诚信的道路。
第三个是片面业绩思惟。一些已经成名的品牌为什么也发生了不诚信的题目呢?研究一下他们的企业文化,往往可以发现那里存在着片面的业绩思惟,片面的“创奇迹”的思惟。这种只讲业绩、不顾其他的思惟和企业文化,往往导致他们离开诚信、立异、责任,片面地追求效益,追求奇迹。而在市场上奇迹性的效益并不老是可以随时获得的,而企业文化又要求你不断创奇迹。怎么办?这就经常逼出弄虚作假的事情来。我国的奶业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就要争夺奶源,为了争夺奶源,就放松了对奶源质量的监管,“三聚氰胺”事件的泛起,就成为必定的了。前些年美国闻名的安然公司弄虚作假,也是片面的业绩思惟在作怪,最近揭露的意大利“达芬奇”所谓国际超级家具品牌,以在东莞出产的家具冒充本国出产的原装家具在中国市场卖高价,更是为了追求不公道的高额利润。
缺少感恩、急功近利、片面业绩,这三点是破坏品牌文化,破坏诚信、立异、责任的首恶。
生活在市场经济前提下的人们,一般是积极介入出产竞争的人们,都必需用“祸福相依”的哲学思惟看待财富。以道生财,就是造福,为他人造福,为自己造福。用鬼推磨,就是生祸,为他人生祸,为自己生祸。
怎样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品牌革命?怎样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基本的办法就是“扶正祛邪,扬道降魔”。
要在工业、轨制、政策、监管等方面,不断前进,打造扶正祛邪和扬道降魔的基础。更要鼎力弘扬品牌文化,以道降魔。
在历届中国品牌节上,设立了“华谱奖”、“金谱奖”,在今年的品牌节上,特别设立了“品牌中国大奖”。设立这些奖项的目的,就是为了扶正以祛邪,扬道以降魔。本届品牌节上,将有50个品牌获得“华谱奖”和“品牌中国大奖”,轻微仔细地关注和研究一下这些获奖的品牌,就会发现,固然它们不尽相同,有的全面一些,有的某方面凸起一些,但它们都是符合、信仰、遵循、弘扬“诚信、立异、责任”这一品牌文化之道的。它们再次向社会宣示了这样一个普通的真理:“道生财”比“鬼推磨”,对个人有利,对企业有利,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因而更可靠、更有效、更长久、更安全。
这些优秀的企业和精彩的品牌,它们用自己的实践和业绩,生动地证实着品牌文化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