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前后三个月遭遇陌生电话“狂轰滥炸”。本来需要静养的孕产妇被各种陌生推销婴儿用品十大品牌的电话搅乱了平静的生活,疑问由此而生: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群体的信息?
本来需要静养的孕产妇被各种陌生推销婴儿用品十大品牌的电话搅乱了平静的生活,疑问由此而生: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群体的信息?
生产前后三个月遭遇陌生电话“狂轰滥炸”
“丁零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正在开会的刘艳红拿起电话“喂,哪位?”“您好,请问是刘艳红女士吗?我是甘肃省营养协会的李老师……”一听这话,刘艳红没好气地说:“我现在正在开会,完了再说吧!”随后迅速挂断电话。肯定又是来推销奶粉的!
自从怀孕七个月后,每天都能接到各个品牌奶粉的推销电话,对方有的声称自己是育儿专家,有的说自己是营养师,起初,刘艳红还能耐心地和对方沟通,之后便选择匆匆挂断了事。“这些电话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和休息,太让人反感了!
九成孕产妇信息遭泄露
近年来,由于个人信息泄露而导致的财产损失事件被频频曝光后,人们的自我信息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即便这样,孕产妇依然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兰州市多名孕产妇发现,九成以上的人都或多或少接到过陌生电话骚扰,从推销奶粉、保险、鱼肝油,到为宝宝摄影、制作胎毛笔等,内容可谓五花八门。
在采访到的多位孕产妇中,9成以上都有相似经历,她们表示,在生产前后三个月时间中,陌生电话的拨打频率达到最高峰,甚至自己的丈夫也能接到类似电话,最多的一天能接到四五个,其内容涉及奶粉、婴儿理发、鱼肝油、保险、照相等等。
调查:泄密渠道多矛头直指医院
除了猜想,部分孕产妇所亲身经历的事例也加重了他们对医院的怀疑。
刘艳红告诉,怀孕初期她在市内一家**甲等医院建卡时,负责登记的**在她详细登记了个人信息后赠送了一种牌子的妈妈奶粉,并且特意叮嘱她去参加由奶粉专家和育儿老师出席的孕期保健讲座。刘艳红说,在该医院产科中,前来建卡的孕妇都能领到奶粉。
随后,从一些产妇口中了解到,部分医院在她们生完孩子当天,就会主动送来宝宝一阶段奶粉,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不一而足,还有几名产妇告诉记者,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她们曾试探着问对方如何知道自己的信息,大多数人避而不谈,但确实也有人表示来自医院。
此外,在参加孕产妇的相关活动时也有可能泄露信息。宝宝已经半岁的何立群表示,在怀孕期间,她曾参加过由本市某医院开办的孕妇保健操班,不少奶粉厂家会派人在定点时间前来向孕妇授课,并且发放奶粉、袜子等赠品,只要领赠品的人都必须填写个人信息。另外,很多母亲在超市给孩子买婴儿用品时,销售人员会以积分、打折等优惠条件要求她们留下联系方式。
推销人员揭内幕私人关系成主要途径
有着丰富推销经验的廖真告诉,奶粉行业中,所有人都知道“第一口奶”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赠品重量均在300克左右,而300克奶粉正好是一个新生儿一周的食用量,一周时间足以巩固新生儿的味觉,让孩子牢牢记住这个品牌的味道,排斥母乳和其他品牌的奶粉。因此为了抢占“第一口奶”的市场,医院成为各奶粉厂家的“主战场”。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生产前后三个月遭遇陌生电话“狂轰滥炸””,转载时请保留文章版权来源网址著名十大品牌网婴儿用品品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