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回购询量 正逆回购预计频繁交替】经证实,5月9日早间,央行对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的7天期逆回购询量已经完成,并没有进行正回购的询量。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石磊称,正逆回购交替进行会频繁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月、6月仍有可能继续下调”。
(实习记者 林金冰)中金公司的最新经济研究报告预计,在总体经济增速显著下降的背景下,消费增长提速将使中国在2020年坐拥世界第二的消费市场,世界第一的社会零售总额。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测,2020年中国居民总消费将达7.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14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届时美国和日本的预测值分别为15.4万亿美元、3.9万亿美元。
根据中金公司估算,2010至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总额年均增长13%。2020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将较2010年上升6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的消费额度达45万亿元;政府消费率则上升3个百分点,消费额度为19万亿元。
来源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及中金公司研究部的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总消费额和居民消费额分别为2.8万亿美元、2.0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三,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但中国2001年至2010年的居民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3.5%,高于美国、日本的4.1%和2.0%。
“就像过去十年,‘中国制造’改变了世界一样,在未来十年,‘中国消费’将深刻地影响世界与中国的经济格局。”彭文生这样认为。
报告认为,“中国消费”时代的来临,从总供给的角度看,意味着一系列再平衡的结构性改革;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则意味着总需求实现由投资向消费、由外需向内需的结构性转变。
促进消费上升,涉及金融体系、企业治理、税收体制、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将有利于改善总供给,防止潜在增长率大幅滑落。
此外,“中国消费”时代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 等方面产生影响。随着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未来十年社会总体融资条件将没有过去十年宽松,中国进入货币长周期的下半场,货币增长放缓。消费品对投资品、不可贸易品对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预计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温和增长。
政府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与储蓄率将下降,政府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降低。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将越来越多依靠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服务开支等手段,而不是投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加大。
此外,中国的消费将构成世界总需求的重要部分,对消费品进口需求增加,但和投资相关的进口需求(如大宗商品)的增长将放缓。作为过去十年全球最大的净资本输出国,未来中国对外资本净输出将大幅减少,政府部门的债券类对外投资放缓,非政府部门的权益类对外投资将增加。
“中国消费”时代对行业增长有何意义?彭文生认为,未来十年服务类消费占比将上升,商品类消费占比将下降。此外,各个行业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速各异:文教娱乐和金融保险增长较快,且比过去五年明显提速;医疗保健和居住行业增长较快,但速度比过去有所放缓;食品、衣着与家庭设备不仅增长比其他行业慢,而且相比过去明显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