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 名家建议温州金融改革试点不能替代金融开放


    作者: admin 更新时间: 2012-5-9 16:34:12 来源: 中国著名品牌网 【字号: 】 浏览
    名家建议温州金融改革试点不能替代金融开放,3月底,国务院决定建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长期的金融垄断与开放不足,不但导致金融业本身发展滞后、竞争力低下、大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3月底,国务院决定建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长期的金融垄断与开放不足,不但导致金融业本身发展滞后、竞争力低下、大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而且阻碍了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高,所以才有了国内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改革呼声,有了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中央已经统一了思想,要打破金融垄断”。此次的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方案,能在短短5个月内获得国家批准,也显示了金融改革的紧迫性。

    但对于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不能寄望过高,更不能代替宏观层面上的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推进。

    实际上,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自改革开放伊始就已经展开,只不过断断续续,进进退退,没有实质性的进步而已。就以温州来说,1984年就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1986年诞生了第一家民营股份制城市信用社,开金融改革之先声。遗憾的是,这种势头并没有很好地发展下去,反而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被借机“规范”了:1995年,温州43家私营的城市信用社和金融服务社被国有金融资本“收编”;1998年对57家城市信用社进行清理整顿;1999年对225家农村合作基金会、民间资金服务部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社进行清理整顿,温州金融改革因疾而终。温州金融改革试验不但没能为全国提供成熟经验,没有对国家的金融改革和开放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为了反面教材,以至于温州自己在金融开放方面更加谨小慎微,甚至已经滞后于其他地区的发展,直至爆发了2011年的民间信贷危机,并直接促成了此次金融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

    我国宏观层面的金融开放,也已有2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1980年代的汇丰银行重回内地投资经营还有特殊因素,那么1990年代初对外资金融机构放开国内市场则已经上升为国家开放战略和金融改革的一部分。1992年,我国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内地设立分支机构,并允许外资银行在深圳和上海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进一步承诺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人民币业务和私人零售业务。只不过由于各种经营**,外资金融资产和主要业务指标,至今为止在我国市场上所占比重仍然很低。

    此外,作为金融改革和开放的重要举措,几大商业银行境外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既没有根本改变国有银行的基本特性和治理结构,也没有改变长期存在、趋于固化的金融垄断格局,最大的获利者或许是那些进入而又退出的境外战略投资者。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再次推出。但也正因为有这些前车之鉴,决定了此次温州金融改革绝不应仅仅只是允许举办几家民营金融机构、让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也不应仅仅只是局限在村镇银行以下层面,更不应把这次试点作为国家层面金融改革和开放暂缓推进、等待观望的理由,要以这次试点的结果作为我国金融全面改革的镜鉴--因为单从金融改革开放试点的角度说,我国的金融改革试点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了,并且以往的层次、深度、广度都要远比此次温州改革强得多,如果此前的一系列试点都没有试验明白,那么也就不能指望狭小得多的温州金融改革能产生多大推动作用。

    从这个角度说来,温州金融改革试验的重点其实只有两项:一是允许建立真正的民营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银行;二是真正实现利率自由浮动,让市场来决定金融服务及其价格。只有做好了这两点,温州金融改革才有全国价值,才能真正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提供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打破金融市场垄断,才能真正实现金融管制的市场化。如果此两项重点没有实质性推进,那么不管什么原则也罢目的也罢12项任务也罢,这种改革充其量对温州本地有点作用,且还不能高估,对于全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则会几近于无。

    关闭窗口】【我要打印
    上一篇: 铁道部不能靠取消债务获得新生 下一篇: 巴菲特税真的有用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用户名:匿名发表 *不选请在前面输入您的大名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4位数的验证码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中国著名品牌展播
    热门文章
    部门单位:
    中国经营报 21世纪经济导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证券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凤凰卫视(凤凰网) 胡润百富团队
    品牌,让中国更受尊重;品牌是卓越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产品、企业服务等各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表现。中国著名品牌均是行业中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品质最好、服务最到位的品牌;其在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及品牌形象、品牌价值等都处于行业领导地位;中国著名品牌的公信力、权威性彰显品牌实力,均是消费者满意度、认可度、追崇度较高的品牌!
    中国著名品牌网 版权所有 未经中国著名品牌网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网站合法备案号: 国家ICP备1106394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2号北京外经贸大厦18楼 咨询热线:010-51294380(10线) 传真:010-58857208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beijing@china2000.org联系
    Alexa排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