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与政策驱动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热水器行业正迎来服务标准的全面革新。2025年开年,上海市、北京市等地相继落地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将热水器纳入最高2000元补贴范围,而纽恩泰、A.O.史密斯等头部品牌更以“10年真包修”“内胆终身包换”等服务升级,重新定义行业售后标准。这场以质保延长为核心的服务升级,既是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自信彰显,更是对存量市场竞争的精准回应。
一、质保升级潮起:从政策驱动到企业内卷
2025年1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对购买一级能效热水器的消费者给予最终售价20%的补贴,最高达2000元。这一政策直接刺激了消费者换新需求,而企业要想在补贴红利中分得更大蛋糕,必须以更优质的服务增强用户黏性。纽恩泰率先推出“10年真包修”服务,承诺对2025年4月1日后安装的家用采暖机主机实行十年免费维修,覆盖除人为损坏外的所有故障;A.O.史密斯则将内胆质保延长至终身,并针对安装材料、配件等提供2-3年超长保修。
企业内卷的背后,是技术进步与成本优化的支撑。以A.O.史密斯为例,其AI-LiNK智慧互联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调节,将燃气热水器的能效提升30%,故障率大幅降低;而海尔的AI智慧阳极技术则实现镁棒免维护,从根本上减少了售后需求。当产品本身的质量瓶颈被突破,延长质保周期便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自然选择。
二、服务升级背后的用户需求嬗变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家电投诉中,售后服务问题占比达35%,其中“维修费用高”“质保期外维修难”是核心痛点。在社交媒体上,“热水器刚过保就坏”的吐槽屡见不鲜,用户对“质保安全感”的需求愈发强烈。纽恩泰的“老介新”活动正是精准捕捉了这一心理——用户每推荐一位新客户,即可延长一年质保,最高达10年,既降低了获客成本,又通过社交裂变强化了品牌信任。
与此同时,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已从“维修”升级为“全生命周期管理”。A.O.史密斯推出的“保养服务增值计划”规定,滤芯更换后30天内产品故障可免收维修费,这种将售后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预防的模式,正是对“服务即产品”理念的实践。而海尔的“整机保养服务”则通过定期清洗、内胆检测等,将用户粘性从单次购买延伸至长期使用周期。
三、质保升级的行业重构效应
(一)倒逼产业链技术革新
10年质保承诺对企业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电热水器内胆为例,传统搪瓷内胆的腐蚀周期约为5-8年,而A.O.史密斯采用的钛金内胆通过纳米涂层技术,将耐腐蚀性提升3倍;纽恩泰的冷凝式燃热产品则通过半管巡航节能模式,将预热时间缩短50%,大幅降低因频繁启停导致的部件损耗。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支撑了长质保承诺,更推动了行业能效标准的整体提升——2025年线下冷凝式燃热均价已突破6000元,较2023年上涨60%。
(二)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头部品牌凭借技术积累与资金优势,正在将服务升级转化为市场壁垒。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1-4月,A.O.史密斯在3000元以上燃气热水器市场的占有率达23.9%,其“内胆终身包换”政策更吸引大量高端用户。而中小品牌则面临两难:若跟进长质保,需承担更高的售后成本;若维持原有政策,则可能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中失去价格优势。
(三)推动服务生态多元化
质保升级催生了新的服务模式。美的推出“订阅制服务”,用户支付年费即可享受无限次上门清洗、滤芯更换等服务;海尔则与房产商合作,将热水器质保与物业费绑定,打造“前装市场+后端服务”的闭环。更值得关注的是,A.O.史密斯通过AI-LiNK系统将热水器接入全屋智能生态,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设备状态,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融合,正在重新定义热水器的价值边界。
四、未来挑战:质保承诺如何避免沦为营销噱头?
尽管10年质保已成为行业新标配,但其可持续性仍面临考验。一方面,企业需平衡成本与用户体验——纽恩泰的“包修”政策虽承诺零元维修,但若故障率未达预期,可能面临巨额售后支出;另一方面,监管层面需完善标准,避免“保修”“包修”等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已着手制定《智能热水器售后服务规范》,拟对响应时间、配件供应等环节进行量化规定。
更根本的挑战在于,质保升级能否真正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当所有品牌都提供10年质保时,差异化竞争将转向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的深度挖掘。正如A.O.史密斯中国区总裁所言:“质保不是终点,而是我们与用户建立长期信任的起点。”在这场服务升级浪潮中,唯有那些将质保承诺内化为质量信仰的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