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企业家品牌周刊空气能资讯 → 新闻正文
2025/7/30 9:47:12

原材料价格暴涨12%,空气能企业如何避免“成本生死线”?

本站作者
本文将探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其对空气能行业的影响,并从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策略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近年来,随着全球供应链波动加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空气能行业造成了显著冲击。以铜、铝等金属为代表的关键原材料价格涨幅超过10%,直接推高了空气能产品的制造成本。在此背景下,空气能企业正面临“成本生死线”的严峻考验。本文将探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其对空气能行业的影响,并从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策略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与原因

  1. 全球供应链压力

  近年来,地缘政治紧张、国际物流受阻以及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导致全球原材料供应链承压。例如,2024年伊朗阿巴斯港爆炸事件切断了天青石等重要原料的供应,推高了碳酸锶价格,直接影响了空气能产品的生产成本。

  2.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的持续上涨是原材料成本飙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铜价从2024年初的每吨69000元上涨至78000元,涨幅超过13%。这些金属在空气能产品的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压缩机、热交换器等核心部件。

  3. 环保政策推动

  国内环保政策的加严使得部分高污染企业停产或减产,加剧了原材料供应紧张。例如,2024年国内碳酸锶行业因环保要求和技术改造,产能大幅减少,导致价格飙涨。

  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空气能行业的影响

  1. 成本压力加剧

  原材料价格暴涨直接压缩了空气能企业的利润空间。以空气能热水器为例,铜、铝等材料占制造成本的比重较大,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据测算,原材料成本每上涨1%,企业利润率可能下降0.5%左右。

  2. 产品价格调整

  面对成本压力,部分企业选择上调产品价格。然而,这种策略可能对市场需求造成冲击,尤其是对价格敏感的中小型客户群体。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空气能市场线下零售额同比下降16.39%,线上市场增速也有所放缓。

  3. 行业竞争格局分化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能够通过供应链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缓解压力;而中小企业则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部分企业甚至陷入亏损。

  三、空气能企业应对策略

  1. 技术革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技术创新是应对成本压力的重要手段。例如,海尔通过“超低温变频技术”突破北方低温制热的瓶颈,提升了产品竞争力;纽恩泰则通过自建核心零部件生产线,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2. 优化供应链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锁定原材料价格,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同时,通过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例如,美的通过自研智能供应链系统,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显著下降。

  3. 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应用场景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可以调整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例如,空气能产品在工农业烘干、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这些领域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但需求稳定。

  4. 强化品牌与服务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和服务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例如,部分企业推出“十年包修”政策,以提升用户信任度,同时通过差异化服务吸引高端客户群体。

  5. 政策红利与市场布局

  国家“双碳”战略和清洁能源政策为空气能行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企业可以积极参与“煤改电”等清洁取暖项目,拓展北方市场;同时,布局海外市场,尤其是对清洁能源需求旺盛的欧洲市场。

  四、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 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并行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空气能行业将迎来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的双重机遇。例如,智能化、超低温技术以及多能互补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空气能产品的应用场景。

  2. 行业集中度提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加速行业洗牌,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和品牌优势,有望扩大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则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求生存空间。

  3. 绿色金融助力行业转型

  绿色金融政策将为空气能行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式,获取低成本资金,加速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

  五、结语

  面对原材料价格暴涨带来的挑战,空气能企业需要从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布局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竞争力。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空气能行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