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家装局部改造纳入补贴范围,明确支持旧房装修、适老化改造及智能家居消费。这一政策迅速点燃了沉寂多年的旧房翻新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旧房改造订单量同比激增45%,而作为装修基础材料的瓷砖胶,需求量同步攀升——据行业预测,全年瓷砖胶市场规模将突破230亿元,同比增长12%,成为“国补”政策下最先受益的建材品类。
政策红利释放:旧房翻新撬动千亿市场
近年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约30%居住在房龄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这些房屋普遍存在墙面开裂、瓷砖空鼓、防水失效等问题,但受限于成本高、施工复杂等因素,改造需求长期被压抑。此次“国补”政策明确将旧房翻新纳入补贴范围,叠加各地“商补”及企业促销活动,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改造门槛。例如,快装巴士等企业推出的“样板间征集”活动,通过“国补+商补+折扣”三重优惠,使局部改造成本降低30%以上。
政策红利的另一推手是“适老化改造”。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无障碍设施、防滑瓷砖等需求。而瓷砖胶作为瓷砖铺贴的核心材料,其粘结强度、防滑性能直接影响改造效果。以固莱“金刚7号”瓷砖胶为例,其3.2MPa的粘结强度可承载大尺寸防滑砖,且柔性抗震技术能适应老年人家庭的长期使用需求,成为适老化改造项目的热门选择。
瓷砖胶需求激增背后的行业变革
旧房翻新的爆发,不仅带动了瓷砖胶销量,更加速了行业从“低端竞争”向“技术普惠”的转型。
1. 环保标准升级:从“达标”到“碳足迹管理”
“双碳”目标下,瓷砖胶的环保性能成为竞争焦点。传统产品因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超标,在旧房封闭空间内易引发健康问题。而新一代环保瓷砖胶通过低排放配方和碳足迹管理,实现了从生产到施工的全周期绿色化。例如,固莱全系产品通过法国A+、中国十环认证,VOC趋近于零,甚至被应用于幼儿园等敏感场景。政策推动下,环保型瓷砖胶市场占比已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40%。
2. 技术迭代加速:大板岩板催生“超强粘结”需求
旧房翻新中,消费者对大尺寸瓷砖(如1200×2400mm岩板)的偏好,倒逼瓷砖胶性能升级。传统水泥砂浆因粘结力不足导致空鼓率高达25%,而固莱、马贝等品牌通过纳米渗透、柔性抗震技术,将粘结强度提升至3MPa以上。数据显示,2025年高性能瓷砖胶在旧改项目中的渗透率已超过60%,成为解决低吸水率瓷砖空鼓问题的关键。
3. 服务生态重构:从“卖产品”到“保质量”
政策补贴的落地,也推动企业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以东方雨虹为例,其“基层检测+AR施工指导+30年质保”模式,通过12项基层数据检测、3D施工动画演示和一物一码追溯系统,将施工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这种“技术+服务”的组合,不仅降低返工率,更让瓷砖胶从“隐性辅材”升级为“空间质量保障系统”。
市场博弈:头部品牌如何抢占旧改红利?
面对政策红利,瓷砖胶企业正通过差异化策略争夺市场。
技术普惠派:固莱的“隐形科技”
固莱以“超强粘结+柔性抗震+全周期服务”为核心,推出针对旧改场景的“台风级粘结体系”,在南方多台风地区和北方严寒区域均通过实测。其“可食用级”背胶技术更适配老旧小区的复杂环境,成为万科、保利等房企旧改项目的集采首选。
场景专家派:德高的“适老化方案”
德高通过“防水+瓷砖胶+美缝剂”一体化套餐,解决旧房潮湿、渗漏痛点。其适老化改造专用胶搭配防滑砖,粘结强度达0.8MPa,且施工无异味,符合老年家庭对健康与安全的双重需求。
效率优先派:亿固的“极速供应链”
针对旧改项目工期紧的特点,亿固推出“48小时极速响应”服务,配合“3mm薄贴防滑移齿梳”工具,使施工效率提升30%,材料浪费减少20%。这一模式在杭州、深圳等地的旧改工程中广受好评。
未来展望:政策与技术共振下的行业新生态
从“国补”政策的短期刺激到“双碳”目标的长期驱动,瓷砖胶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政策补贴的持续性将加速行业洗牌。据测算,2025年旧改需求可带动瓷砖胶消费量增长15%,但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仍困扰中小企业。头部品牌通过技术升级和服务创新占据高端市场,而低端市场则面临价格战和环保合规成本的压力。
另一方面,技术普惠将重塑消费认知。随着AR施工指导、碳足迹管理等服务的普及,消费者对瓷砖胶的选择不再局限于价格,而是转向全生命周期的性价比。例如,固莱的“一次铺贴,三十年无忧”理念,已通过30年质保承诺和基层健康检测,成为旧改市场的质量标杆。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瓷砖胶行业将从“材料供应”转向“空间解决方案”,政策红利与技术迭代的共振,不仅会催生千亿级市场,更将推动建材行业迈向绿色化、智能化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