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营销屡创新高
今年大概是一个情怀之年。《美人鱼》借助“我们都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的宣传促使观众走进电影院去怀念那个不一样的“至尊宝”,最终该影片刷新了华语影坛的多项票房纪录;NBA则是借助“科比将退役每一场球赛都是谢幕演出”的话题促使观众走进球场去观看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黑曼巴”,其最终门票售价更是屡创新高。这两件事看起来和内衣行业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但是其背后蕴含的一些情怀输出战略却是值得内衣业借鉴一二的。
内衣企业要想创造销售奇迹,唯有结合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通过产品去输出内衣企业文化并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进而使得消费者、产品、文化三者处于同一层面,而情怀营销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将这三者居一同一层面的一种营销模式。内衣企业借助情怀营销以自身产品为媒介既输出了企业文化,也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其无形之中就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消费者记住了该产品,进而也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情怀营销并非万能
但需要指出的是,消费者的需求首先是对内衣质量本身的需求,其次才是情怀,如果本末倒置,无论你的情怀玩的多么煽情多么高大上,最终的结果也是差强人意。无论是周星驰的电影,还是科比的谢幕球赛,其情感营销成功的本身得益于各自的不可复制的经典,这是进行情怀营销的先决条件。
当然,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有时甚至是瞬间万变,而消费者也存在着喜新厌旧的特点,有时即使是经典,也有人不会认可,更何况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内衣行业。因此,内衣企业在将文化与情怀营销相结合使用时,不要将情怀营销以某种常态化的模式固定下来,否则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不断的弱化,比如《叶问3》观众的不买账。
不难看出,情怀营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其若只看到情怀营销的成功,却不结合自身实际一味的追求所谓情怀和境界,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