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企业家品牌周刊卫浴洁具资讯 → 新闻正文
2017/7/18 9:41:16

信任危机爆发 洁具行业诚信何在?

本站原创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立足市场的关键因素,尤其在洁具行业以品牌论天下的发展阶段,产品市场销量给不给力就全看品牌够不够硬气。然而不仅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中国洁具品牌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主要原因是中国洁具品牌缺少内涵。

  明码实价需决心,“折扣心理战”何时休?

  标价即售价,明码实价买东西。对于品类繁多的洁具等家居产品来说,如此简单直接的购买方式,的确可免去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折扣心理战”,让人省心省力。此外,明码实价的实现还能避免洁具商家报价虚高、折扣不一以及不打折就卖不出货等令买卖双方纠结已久的本质问题。

  标出“实价”但从不按照实价成交,“标价”基础折上折随时可见,同一品牌不同卖场折扣不一等现象,令原本让家居消费更简单的明码实价计划遭遇阻滞。“标价即售价”的实现的确能帮消费者和商家解决许多问题,但在实操阶段存在困难。比如,一个成熟洁具品牌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有几万件有余,如果将每件产品的原价和折扣价都统一上报管理,费时费力,也容易出现错漏。而另一个施行明码实价的品牌则称,品牌内部价格管理体系如果是健全而严谨的话,随时上报新品价格,也并不那么难,关键看品牌的决心。

  产品标价≠最终售价,“信任危机”亟待拯救

  商家的定价、调价和折扣力度都被监管,定价有依据,折扣有规律,消费者最终在店内看到的“标价=售价”,遇到特定时段推出优惠,也是透明公开,这才是“明码实价”最理想的状态。如今,部分品牌在“标价”和“售价”上玩起了猫腻,并未将“明码实价”实施到底,产品标价≠最终售价的情况正在发生。

  有时候标签上的价格并非实价,据消费者透露,折扣多而杂考验买家算术能力成“消费时最熬人的事”。他们表示,商家的折扣都不一样,不仅要挑样式,还得做笔记、算账、砍价,脑子里都乱了。另外,他们发现,工作日、周末和特殊节假日,同一品牌的折扣相差不少,不想花冤枉钱,还是得花把子力气,多逛多算多比较。至于“明码实价”,有些品牌在不同卖场的标价和折扣都不相同,再加上各种返券、签售,最终价格哪里划算,还得根据各种情况,自己算。他们感觉,买洁具等家居产品,简直煞费苦心。

  当然,也有坚决实行明码实价的品牌表示,洁具产品价格体系混乱,给整个行业造成了长久的“信任危机”,先抬高,再打折,这种行为不仅令消费者烦躁不安,实际上也给品牌把关质量埋下了隐患。随着消费者成熟,品牌和品质将更能左右他们的选择,靠价格战生存,并非长久之计。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