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智能家居的主动交互到底有多重要?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虽相隔千载,却又在当下的种种事物中循环往复,若将视线观向智能家居领域,则不禁令人感叹,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群雄割据
一如公元188年,汉灵帝采纳刘焉的建议,为加强对各郡的控管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由刘姓宗室或重臣担任,虽有利于镇压各地叛乱,但当朝廷发生内乱后,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不再受朝廷节制。在朝廷不断衰弱下,反而开启群雄割据的局面。
智能家居的开创期,国内先后成立五十余家智能家居的生产研发企业。但由于智能家居企业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行业用户、媒体开始质疑智能家居的实际效果,由原来的鼓吹变得谨慎,市场销售也几年出来增长减缓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了销售额下降的现象。
乱世,初显端倪。
三足鼎立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至此,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而在智能家居领域,在乱战十五载以后,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而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协议与技术标准开始主动互通和融合,而活下来的企业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而依据人机交互的形式,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设备分为智能视觉产品、智能语音产品和智能触控产品。
其中智能语音产品和智能触控产品主要为被动式交互,以用户为起点、通过语音或触摸控制面板的方式发出指令;智能视觉产品在日常运行情况下采取主动交互的方式,以机器为起点,自主感知并输出执行结果或提供建议给用户,用户根据结果或建议进一步实现具体的交互反馈。
姑且将其与魏、蜀、吴一一对应,其中又以智能视觉作为智能化水平较高、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能力对应为“魏”,而智能语音产品和智能触控产品则对应“蜀”、“吴”。
可以说,当技术发展至这一步,也就意味着一如三国,智能家居领域三足鼎立之态势初显。
三分归晋
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邓艾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伐吴,隔年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
至此,三家归晋。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多呈现多模态交互的趋势,在触控基础上叠加语音、视觉交互能力,而智能视觉作为智能化水平较高、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能力,为用户带来了优质、丰富的智能家居体验。
究其根源,则不得不说“智能视觉”这一技术的积累与兴起——安防。
在“AI+安防”的大趋势下,AI等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不断融合,安防产业将进入智能化广泛应用的新阶段,技术形态趋向融合,应用边界不断延伸。
在无数安防厂商的精力倾斜下,由监控数据所汇集成的一块“璞玉”也被不断雕琢。而当年那些由用户需求而定制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的经验与技术积累,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变现”,成为了当下智能家居领域“智能视觉”用以抢占市场、服务客户的不二法宝。
如果进行溯源,不难发现家用智能视觉1.0起源于安防监控系统,是对传统安防的简单裁剪和移植。而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化,家用智能视觉形成了独立的市场模式和赛道,其应用不再停留在基础监控上,在家用智能视觉2.0时代,智能视觉与智能家居深度融合,极大丰富了家用摄像头的功能和满足家庭安防刚性需求,并在家用智能视觉3.0时代实现了多硬件搭载和多场景延伸,创新型的提升了智能家居体验。
而在学者眼中的4.0时代,则由智能视觉在智能家居中起到领导、协同调度的作用,以视觉能力提振智能家居整体的用户体验,真正走进自主感知、自主反馈、自主控制的全屋智能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导地位的确立,也正如三家归一统般,昭示了行业的未来。
群雄抢滩登陆,布局可分优劣?
如果说智能家居领域一定要推选出一位霸主,那么想必小米当之无愧,其产品类型之广博,品牌效应之强烈,难寻敌手。
特别是在2020年年末,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达3.25亿,620万拥有五件及以上IoT产品的使用者、小爱同学月活达到8670万。
而在2021年1月,小米官方微博曾宣布,小米之家正式实现了河南、江苏两省县级全覆盖,正式打响了小米进军下沉市场的第一枪。
一时间小米借线下渠道拓展智能家居份额之心,路人皆知。
但零售商无意间的一席话语,却似乎戳破了这层“泡沫”。有零售商曾表示:“在当地乡镇开一个授权店,需要在比较繁华的地方,面积约七十平米左右,房租一年8万元,15万元提货,再加装修投入的费用,一年大概需要30万元左右来运转。授权店的级别只能拿到手机,拿不到电脑等其他产品。”“对比其他品牌商在乡镇的授权店,OPPO、vivo官方给门店老板提供更多支持。”
毫无疑问,对于企业来说,线下门店的拓展需要提供扶持与补贴,但是对于小米这样一家涉足领域众多,又新入“造车”的企业而言,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去推动下沉市场的布局还要打一个问号。
而在笔者查询相关资料时,在艾瑞咨询绘制的《中国家用智能视觉产业链图谱》中发现有这样一家企业,格外的引人注目。
它在家用摄像头、智能猫眼、智能可视门锁等当下最为流行的家用智能设备中均有涉猎,而在渠道与云服务提供上也同样有名。这便是杭州萤石网络有限公司。
相较于小米等智能家居领域的传统玩家,萤石所瞄准的更多是智能安防市场,在母公司的技术支撑下,萤石不断以各种新的智能硬件为自己这一领域的地位进行加码,以确保自身优势。
确保自身优势以后,萤石确立了以“1+4+N”的智能生活IoT生态,以萤石云为核心,通过对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服务机器人四大机器硬件的设计,以及构建N种子系统的生态,满足C端用的各种需求。根据艾瑞报告显示,萤石目前位列智能家居APP月度活跃榜榜首。
确认自身架构之后,萤石物联云平台的推出,降低了合作伙伴的开发和准入难度,吸引了一大批品牌商、产品制造商参与其中。截至2020年底,萤石物联云平台全球接入设备过亿,平台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日活跃用户数量过千万。
市场的抢占、合作伙伴的积累,无疑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与小米这种“山头林立”的巨头相比,全心全意主攻智能家居领域的萤石,在资源调动上无疑具备更强的优势。
加之今年年初萤石拟分拆至科创板上市,那么伴随IPO的成功,想必萤石未来的路能走得更远,更长。
小结
如果说萤石在智能家居领域用“视觉”诠释了是那么叫做独辟蹊径,那么借用网友在萤石公众号下一句“拿得出手的,跟得上潮流,加油”或许是对萤石最好的评价和祝福。
-
全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屋家居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2022-07-01
-
“南蒸北烤”模式开启,木材商只能“靠天吃饭”? 2022-07-01
-
每年超1000亿镑!埃及卫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 2022-07-01
-
红木家具行业“跟风潮”:恶性竞争,伤痕累累 2022-07-01
-
2022广州陶瓷工业展在琶洲开幕! 2022-07-01
-
富士通电梯集团新品系列正式命名—名古屋 2022-07-01
-
连单率高是市场低迷的销售法宝,管业经销商这样做 2022-06-30
-
中国(赣州)第九届家具产业博览会开幕 2022-06-30
-
定制家具行业到底怎么了?“内忧外患”,迎来艰难挑战 2022-06-30
-
娃哈哈、王力宏、霸王和成龙,代言过厨电品牌的明星都有哪些? 2022-06-30
品牌大全
涂料 | 油漆 | 电工
家具 | 衣柜 | 家居
锁具 | 门业 | 门窗
板材 | 陶瓷 | 瓷砖
灯饰 | LED | 照明
灶具 | 烟机 | 空调
吊顶 | 浴霸 | 安防
窗帘 | 壁纸 | 床垫
管业 | 水槽 | 五金
男装 | 女装 | 童装
日化 | 化妆品 | 洗护
淋浴房 | 热水器 | 璧挂炉
木地板 | 生态板 | 阳光房
净水器 | 集成灶 | 洗碗机
水性漆 | 地坪漆 | 贝壳粉
小家电 | 饮水机 | 太阳能
不锈钢 | 空气能 | 电动车
瓷砖胶 | 硅藻泥 | 净化器
安全板 | 润滑油 | 无主灯
卫浴洁具 | 厨卫电器 | 智能厨卫
厨房橱柜 | 汽车用品 | 智能家居
红木家具 | 办公家具 | 古典家具
艺术涂料 | 防水材料 | 体育建筑
厨房电器 | 新风系统 | 钟表配件
全屋家居 | 全铝家居 | 全屋整装
生活家电 | 敲击乐器 | 节能环保
铝合金门窗 | 全球高端厨卫
装配式建筑 | 更多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