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企业家品牌周刊户外遮阳资讯 → 新闻正文
2025/5/21 9:35:40

海外市场拓展:遮阳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本站作者
从功能性遮阳面料到智能户外遮阳设备,从传统外贸到跨境电商,以玉马遮阳、西大门、恒丰遮阳为代表的行业龙头,通过技术升级、产能布局和品牌创新,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以“中国智造”重塑行业规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遮阳企业正加速迈向国际化舞台。从功能性遮阳面料到智能户外遮阳设备,从传统外贸到跨境电商,以玉马遮阳、西大门、恒丰遮阳为代表的行业龙头,通过技术升级、产能布局和品牌创新,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以“中国智造”重塑行业规则。这一过程既是中国制造突围的缩影,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主动求变的生动实践。

  全球化布局: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近年来,中国遮阳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呈现出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布局的转变。以玉马遮阳为例,其外销收入常年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7%。为应对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玉马遮阳年内两次加码海外投资:40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生产基地,12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仓储中心。这一“双线并进”策略既降低了关税成本,又提升了本地化服务能力,成为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关键举措。

  类似的战略也出现在恒丰遮阳的实践中。这家深耕户外遮阳用品20余年的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打破传统外贸桎梏。2024年,其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达50%,欧洲市场发货量持续攀升。面对关税上涨和供应链不确定性,恒丰遮阳选择在美国设厂生产,以“本土制造+区域配送”模式实现风险对冲。这种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的转型,标志着中国遮阳企业已具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技术赋能:智能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技术壁垒是决定企业能否站稳脚跟的核心。当前,遮阳产品的技术升级呈现两大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化。

  以西大门为例,其通过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推出智能遮阳成品,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遮阳帘的开合角度,甚至集成温度传感器与隐私保护功能。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线上平台销售收入同比激增240.85%,验证了智能产品对高端市场的吸引力。而玉马遮阳则聚焦材料研发,其遮光面料、可调光面料等核心产品以高耐候性、低能耗特性赢得欧美客户青睐。

  绿色化趋势同样不可忽视。全球碳中和目标下,太阳能遮阳设备成为新宠。恒丰遮阳推出的家用太阳能遮阳伞因可折叠设计和环保属性,在欧洲市场销量翻番;深圳市慧智慧科技开发的模块化太阳能遮阳棚,则通过光伏技术实现能源自给。这类产品不仅符合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投资导向,更迎合了消费者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

  品牌出海:从“代工贴牌”到“价值输出”

  过去,中国遮阳企业多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竞争,利润空间受限。如今,品牌化战略成为突围关键。西大门通过跨境电商直接触达终端用户,在亚马逊等平台打造“中国智造”标签;开能健康(遮阳设备关联企业)则以技术标准输出树立行业话语权,其软水机产品斩获德国iF设计奖,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品牌价值的提升离不开文化共鸣。例如,恒丰遮阳针对欧洲家庭推出庭院遮阳套装,为东南亚市场设计便携式沙滩伞,精准匹配区域需求。这种“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的思维转变,使产品从功能工具升级为生活方式的载体。

  挑战与破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尽管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企业仍需直面多重挑战:

  1. 贸易壁垒加剧:美国对进口产品的高关税政策、欧盟REACH等环保法规,提高了合规成本;

  2. 供应链波动:地缘政治冲突与物流成本上升可能影响利润;

  3. 技术同质化竞争:全球遮阳市场头部企业市占率仅23%,低价竞争威胁长期盈利能力。

  对此,企业需从三方面破局:

  - 深化本地化运营:通过海外建厂规避关税风险,如玉马遮阳越南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将辐射东南亚及北美市场;

  - 强化研发护城河:2024年前三季度,玉马遮阳研发费用率稳定在3.11%,持续投入智能控制系统与新型材料研发;

  - 借力政策红利: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降低东盟市场准入门槛,中国遮阳企业可借此加速布局新兴市场。

  未来展望: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根据QYResearch预测,2030年全球户外电动遮阳蓬市场规模将达3.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17%。这一增长动力源自两大引擎:

  - 智能家居融合:电动遮阳设备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其成为智慧家居生态的重要一环;

  - 新兴市场崛起: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城市化进程与户外生活需求增长,为遮阳产品提供增量空间。

  在此背景下,中国遮阳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将更加多元:一方面深耕欧美高端市场,以技术创新巩固地位;另一方面借力“一带一路”拓展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打开局面。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遮阳行业的国际化之路,正是中国制造业全球化跃迁的缩影。未来,唯有持续创新、拥抱变化,方能在世界舞台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