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中国企业家品牌周刊品牌研究 → 新闻正文
2018/1/9 11:33:55

上海品牌经济系列研究成果发布

互联网
1月4日,上海品牌经济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集中发布该院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来关于品牌经济研究与咨询服务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

  该成果旨在直接服务于上海品牌经济建设,多项内容填补了上海品牌经济建设理论研究空白点以及理论传播和实践的空白点,有效地增强了上海品牌建设软实力,推动了上海品牌经济建设。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分管领导、上海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陈跃华、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姜微、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京辉等相关领导出席。发布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都市产业处处长刘波英主持。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上海市部分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新华社、解放日报、经济日报、腾讯、新浪和澎湃等媒体记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京辉率先重点介绍了“文教体娱上市公司品牌指数”研究成果。《文教体娱上市公司品牌综合指数发布平台》报告以文、教、体、娱制造业板块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教体制造业为主要案例,建立了一套具有适应性和创新型的指标体系,分别从品牌支撑能力、品牌竞争能力、品牌治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品牌培育能力和品牌营运能力来研究和分析了30家文教体上市公司的品牌指数和排名,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剖析其在品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研究结果发现,位列行业内品牌综指排名Top10中的上市公司分别是,奥飞娱乐(002292)、珠江钢琴(00268)、海伦钢琴(300329)、星科智能(430545)、姚记扑克(002605)、齐心集团(002301)、星辉娱乐(300043)、广博股份(002103)、芒冠股份(430681)、晨光文具(603899)。从品牌综合排名来看,新三板市场上市公司明显落后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从品牌分指数排名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在品牌培育能力中的表现最为突出,全部8家企业均进入Top 10。中小板上市公司在品牌传播、危机***、社会责任(环保和捐赠)等方面的能力较强。中小板企业在品牌创新能力Top 10排名中也占了50%的比重。新三板上市公司则在品牌营运能力和品牌治理能力Top 10中均表现不俗,其中品牌治理能力排名中共有8家企业入榜,占该Top 10榜单的80%,占新三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4%,可见新三板企业对于品牌战略性的考虑还是值得关注的。

  文教体娱上市公司品牌综合指数的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同国外相比,我国对于品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足,已经同发达国家形成较大差距,亟需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本项研究提出的“六力”模型,综合考虑了中国国情、上市公司和品牌价值三个重要关键词,突破了现有研究和现有评估中“就品牌谈品牌”的狭义理解,实现品牌指数计算的本土化、适应性乃至创新性的调整。其次,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品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好上市公司品牌指数研究不仅是满足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也是有助形成和提升产业与企业竞争优势。因此,通过对上市公司品牌指数进行计算和评估,并以平台形式进行发布,从而在企业外部对构建品牌意识和管理体系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管理,形成新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开辟转型升级新路径。

  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姜卫红系统介绍了该项目成果,已完成的子项目包括研究、咨询服务和服务企业三大部分共十一个子项。其中研究系列包括《上海品牌经济史研究》、《上海品牌企业案例研究》、《文教体娱上市公司品牌综合指数发布平台》、《上海互联网金融品牌价值评估研究》;咨询服务系列包括《经济咨询?品牌》杂志、APP、微信公众号“品牌经济”、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官方网站、《2016年上海品牌发展报告》、《2016上海品牌年鉴》;服务企业系列包括为各行业企业提供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累计共举办了20余场服务企业的系列活动。其中《上海品牌经济史研究》由姜卫红担纲,该研究系统梳理了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历史,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以品牌为视角的经济史,在品牌研究与史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深刻地揭示出上海品牌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对今天如何有效地推进上海品牌经济建设,打造成为全球卓越城市品牌,在更高水平上参与新一轮全球化具有重要启迪。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