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工防疫物资准备不足,复工面临不确性风险
复工所需的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医用酒精、手持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市场紧缺,中小企业一时难以采购得到,且价格奇高。
2. 人员到不了位、到不了岗
外地人员回不来,回来有十四天隔离期;新招聘员工租不到房;许多中小企业老板与班子成员都到不齐。多形式办公,对许多中小企业而言,从老板到员工,原有工作习惯导致普遍不适应,线上办公工作场景体验差,线上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低,难以协同。
3. 核心人才流失
中小企业与核心骨干缺乏长期利益捆绑机制,一遇到危机及企业困境,核心人才留不住。
4. 生产要素不齐全
大疫时期,供应链停滞,物流堵塞,企业所需生产要素不齐全,难以真正复产。
5. 产业链各环节不能及时协同复工
单一企业复工,上下游不衔接、不通畅,复工复产等于找死。而产业链的协同往往超出了产业链上单一环节的中小企业的能力范围,只能干着急,只能等待政府、头部企业、行业组织共同努力解决产业链协同问题。
6. 复工人工与原材料成本剧增,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成本上升压力
7. 市场需求乏力与营销活动停滞
短期市场转向线上,销量有限,开工意味亏损,市场不买单,库存或积压风险加大。
8. 复工复产所需资金紧张,现金流要断
大疫面前,上下游都缺钱,没钱进不了货,买不了原材料。
9. 员工心理仍然恐慌
有些员工不敢上班;员工对老板缺乏信任,对企业信心不足;长期宅家,很多人的生物钟都乱了,回到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一时难以适应,工作懈怠,奋斗精神不足;许多员工上班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
10. 绩效目标与激励政策面临调整
去年定的绩效目标与激励政策如何动态调整,大疫之后中小企业家普遍对事业发展前景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