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实现营收69.57亿元,同比下降7.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5亿元,同比下降3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净利润9.37亿元,同比下降6.89%。
具体按业务划分来看,除了部分同比微涨外,多数呈下滑态势,且双位数幅度较大。
据悉,红星美凯龙上半年自营及租赁收入实现41.53亿元,同比增长6.0%;项目前期品牌资讯委托管理服务收入1.46亿元,同比减少63.8%;项目年度品牌咨询委托管理服务收入11.25亿元,同比增长5.9%;工程项目商业管理咨询费收入699.06万元,同比减少73.5%;商业咨询费及招商佣金收入1744.70万元,同比减少90.4%;建造施工及设计收入7.30亿元,同比减少4.3%;家装相关服务及商品销售收入2.51亿元,同比减少56.3%;其他收入5.26亿元,同比减少8.0%。
截至报告期末,红星美凯龙经营了94家自营商场,280家委管商场,通过战略合作经营10家家居商场,59家特许经营家居建材项目,共包括475家家居建材店╱产业街。其经营的自营商场和委管商场,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24个城市,商场总经营面积约2227万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新设1家自营商场,关闭1家自营商场,另有1家自营商场转为委管商场。
惠誉报告预计,市场需求低迷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挥之不去或令红星美凯龙近期的出租率承压。2022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的出租率从2021年的94%降至92%。鉴于2022年迄今的新房销量下降逾30%,家居需求将下降。此外,惠誉亦无法确定其是否将提供更多与新冠疫情有关的租金减免。上海红星美凯龙商场生成的营收占红星美凯龙营收总额的1/4,但2022年上半年该地商场遭遇三个月的防疫措施,此外红星美凯龙8月份还向租户提供了最高5亿元人民币的租金减免。
光大证券在其半年报点评中表示,红星美凯龙司业绩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受到疫情冲击的不利影响,鉴于疫情恢复进程仍有一定不确定性,以及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行,下调对公司2022/2023/2024年EPS(每股收益)的预测34%/33%/32%至0.38/0.43/0.47元。公司线下门店持续升级改造,不断推进公司卖场线上化改造,有利于维持公司竞争地位,维持公司A股“买入”评级,维持公司H股“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是:卖场拓展及提租幅度不达预期,数字化改造效果不达预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波动大于预期。
华西证券也认为,考虑到公司将对自营商场商户展开租金减免,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77.96/199.67/220.84亿元下调至173.91/198/218.77亿元,2022-2024年公司EPS由0.6/0.75/0.91元下调至0.51/0.64/0.77元,对应2022年8月30日5.17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0.17/8.06/6.7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宋清辉认为,红星美凯龙线下大卖场模式今年受疫情考验较大,且还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冲击。这种状况下,说明红星美凯龙要实现正增长,难度相当巨大。下半年来看,红星美凯龙仍将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巨大压力。
“从经营模式来看,红星美凯龙大卖场模式,似乎想迅速转到线上加大销售比重难度不小,毕竟其产品价格高,消费者更习惯现场购买。当然,也不排除,线上优惠力度加大,但这无疑会影响线下模式的利润,形成“自我打架”的尴尬局面。当然,技术上,线上可以通过更好的体验像VR看房一样去购物。但短期,其模式转型可能不太容易实现。”宋清辉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