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常态下,家居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当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家居企业亟需找到新的增长引擎。"资产活化"与"降本增效"双轮驱动策略,正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路径,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资产活化:从存量资源中挖掘新增长点
资产活化,绝非简单的资产处置,而是通过创新思维与数字化手段,让企业现有资产焕发新生,创造更大价值。当前,家居企业普遍面临厂房闲置、设备利用率低、库存积压等资产"沉睡"问题,亟需通过活化策略释放潜能。
顾家家居的实践颇具启发性。通过组织变革,将事业部权力下放到位,让经营单元更加灵活高效。同时,对工厂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引入KBS精益改善体系,使生产线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优化"。数据显示,其国内软体工厂通过数字化透明驱动制造,生产效率提升显著,设备利用率提高15%以上。这一转变不仅盘活了固定资产,更使生产流程更加敏捷,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资产活化还体现在库存管理的创新上。索菲亚推行JIT(准时制)库存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实现精准预测与智能补货。其"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有效降低了库存积压,将库存周转天数缩短30%。这种模式让库存从"负担"变为"资产",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
降本增效:精准施策,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降本增效不是简单的削减成本,而是通过系统性优化,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在家居行业,降本增效的路径已从单一的成本削减,转向全链条的效率优化。
索菲亚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与AI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路效率提升。通过"产品服务差异化"与"成本领先"双轨创新,其研发周期缩短30%,板材利用率提高10%,供应链垂直整合使综合成本优势明显。这种"双轮驱动"的降本增效策略,不仅降低了成本,更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生产端,智能化与精益生产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引入自动化设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同时,通过价值流分析优化工艺布局,减少搬运和等待时间,让每一道工序都产生最大价值。
在组织层面,顾家家居通过"104项效本费指标"的精细化管理,将降本责任落实到每个经营单元。材料降本、工费降本、技术降本及仓储物流降本四大方向齐头并进,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优化"的转变。人效提升尤为显著,人均营收、人均利润均大幅提高,职能人员占比进一步降低,组织更加精干高效。
双轮驱动:协同发力,打造家居行业新生态
"资产活化"与"降本增效"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资产活化为降本增效提供物质基础,降本增效为资产活化注入持续动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双轮驱动策略正与智能家居、绿色家居等热点元素深度融合。家居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设计、生产、销售、售后信息一体化管理,将资产活化与降本增效有机结合。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行为,精准预测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计划,既避免了库存积压,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同时,双轮驱动策略也推动了家居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在环保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使用环保材料、提升能效管理,实现"降本"与"绿色"的双赢。某家居企业通过引入环保材料和优化生产流程,不仅降低了3%的生产成本,更使废物回收率达到80%,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双轮驱动策略的实施,还推动了组织文化与人才结构的优化。通过"索菲亚学苑"等培训体系,提升员工技能,培养数字化思维;通过员工股权激励和经销商持股计划,激发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积极性。这种"人人都是成本管理者"的文化,让降本增效从口号变为行动,从任务变为习惯。
结语:双轮驱动引领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存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居企业唯有将"资产活化"与"降本增效"双轮驱动策略落到实处,才能在变革中赢得先机。这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必要举措,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未来,随着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家居行业的资产活化与降本增效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企业需要持续创新,将双轮驱动策略融入企业DNA,构建起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开启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